讀書筆記:《後人類時代: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》

王豫
Jul 8, 2021

--

利用在家的時間,終於有幸拜讀後人類的經典著作:How We Became Posthuman: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, Literature, and Informatics。本書也算是開啟我對於後人類理論之興趣的啟蒙書,當初考研結束在學校書店看到,覺得有趣便衝動購物入手了,沒想到跌進大坑。

書封

本書中英版本是同時閱讀(實際測試單讀一種語言無論中英文都讓人頭痛),剛開始只買中文版但因不習慣閱讀中文書故半途而廢。如今對於後人類論述有更近一步的認識,且英文版入手、居家防疫也沒事做,正是閱讀此書的好時機。

以下為自身心得與書中筆記的混合體。重申一次,這裡只是我筆記的倉庫,不是什麼論文網,故不會有華美詞藻與完美的學術寫作,我看得懂就好。

本書以自動控制學的三波發展——三次梅西會議(Macy Conference)為主軸,主要為:(1) 恆定狀態(Homeostasis),1945~1960年 (2)反身關係(Reflexivity),1960~1980年 (3)虛擬(Virtuality),1980~ (《後》P. 17)。

作者則以下列定義「何謂後人」(P. 17):

(1) 信息(information) > 實體(embodiment) (eg. 人的血肉之軀並不重要,而是他的意識)

(2)意識為人類身份之主體所在

(3)身體是主體最原始之義肢,之後的其他義肢不過為延續這進化過程(意識為主體,而有血肉之四肢為義肢且由意識操控)

作者撰寫本書的動機深受Hans Moravec 「將人類意識下載至電點腦中,將身心就此分離」的概念啟發。如同這觀念所言,或許人類意識可以被是作為一個 “information”,我們只要將意識轉到任何電腦上這個人都算活著(嗎),此時身體顯得不再如此重要。

這會出現「心物二元」的問題,意識到底能否和身體分開?一旦人的意識傳輸到雲端上,那「他」還會是個人嗎?這裡我想到一個在動漫中出現的例子:

曾是真人卻被傳輸到電子場域的Ene,圖源為

一旦意識被傳輸到電子場域中,在這部《目隱都市的演繹者》的狀況下,登場人ENE她便變成為電子物件,而非再是個「人」。但她(?)又不同於機器人,她擁有人類情感、會哭會笑會惡作劇還會肚子餓,這樣模糊化人/機邊緣正如同書中所言: “The posthuman subject is an amalgam […] a material-information entity whose boundaries undergo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.”(p.3)

補:除了ENE外,另有想到意識傳輸至雲端的例子有電影《露西》(Lucy)、《成人世界》(Chappie)。

後人類正是要將人機間的界限重構/解構。簡言之,後人類模糊了「生物體」與「訊息迴圈」的邊界;隨之改變的有(1)生物體顯現的方式(編碼/語言;肉體/機械),以及(2)乘載生物體的介面為何。

不過,縱使兩者的邊界逐漸消融,仍是有許多因素界定人機邊界:行為模式(人的行為風俗是與文化、歷史互相影響而成,而機器則是編碼決定);造出/生成(詳見前篇);道德價值與後設認知等等⋯⋯上述邊界先不考慮人類的記憶也是被編碼而成的。

有趣的是,模糊化的邊界,在訊息論中不只是人機而已,文本敘事亦然。訊息論主張語言、意識等都能化為編碼,成為閃爍意符(flickering signifier),若我們將文本輸入進電腦中,這些字詞也並非指向他的signified、他形而上所欲指涉之物,因為那一切都是由0101010等等編碼組成罷了。

而當我們在閱讀文本,作者認為,這動作即是我們進入文本之訊息場域中,我們跟隨著人稱視角(可能是第一抑或是全知般的敘事者)消失了肉體的限制,故,在文本世界中,我們是無肉體的存在(p.37)。

這論點很有趣。當我們翻開小說時,我們的思緒、情感皆投入故事之中,就現實世界而言閱讀者可以說是「既在場又不在場」的狀態(即人在心不在)。我們潛入作品的世界,窺看書中世界所發生的一點一滴,我們可以化身為全知、無肉身形的存在,亦可是「盜用」主角心靈,與其共存,一同觀看世界。這概念如同電影The Trumen Show,書中角色宛若楚門,我們則是忠實的閱聽人,角色只能依照文本決定的說話、做事,而我們則是他們最忠實的偷窺狂。

(再次閱讀這裡時我想到:我們的網路世界也是一樣的道理,當我們打開社群軟體即是一個虛擬世界,我們放上限時動態、貼文即是將自己的生活公諸於世,大家看見了、給予回應、皆收著彼此的訊息,在其中我們也是無形體的,看似個體卻又集中於一個名為(請自行帶入社群軟體名稱)的世界。會不會我們的真實世界也是如此呢?)

「觀者(observer)」的論點,也是第二次梅西會議中主要的探討對象。前文已提及第二次梅西會議圍繞在「反身關係」上,而反身關係又是「觀者」理論中最主要的主題。這理論主張每一生物個體皆是一個「自生系統(autopoesis)」(簡單的例子:細胞會自我更生、血液會自我流動、生體機制會自行汰舊換新等)而我們的感知與意識皆為身體系統受環境中刺激而生成的反應。故,本理論所著重的並非如笛卡兒般的本我論,強調正在思考的「我」;相反的,它強調自身與所處環境的連結性,這樣的連結性(例如:我的目光投射到書本,書本予以我文字訊息)這也是為何會有反身關係這概念存在了。

為怕解釋不周、理解錯誤而導致未來的自己看不懂,在此引述該篇論文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:

“The observer is a living system and any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on as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must account for the observer and his role in it.”

正因為這一切都是由「自生系統」所感知的,作者Maturana主張,因此世上並無絕對的「客觀」視角。

另一點與自生系統不太一樣的觀點,即為「體現(enaction)」,他們的差別取決於感知。自生系統視感知為環境中的刺激反應,體現則是視感知為行動所構成的( “Enaction, by contrast, emphasizes that perception is constituted through perceptually guided actions.” (p. 155))故在一環境之中的一舉一動皆對感知是相當重要的。

Enaction有意思的是它能將佛教思想加以結合。Maturana的門生Varela在In The Embodied Mind: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Mind中做出了帶有佛教哲學的解釋。他認為,自我不過是意識這個身體機能編織的產物(而意識不過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附帶品),以用來避免個體因「沒有本質的我存在」而產生焦慮與恐懼。且,在此理論的框架下,意識更能被視為是認知氣球,一但我們察覺了「無我」這個事實,它便會煙消雲散(p. 156)。

但為何「無我」?正因我們的感知是身體機能的產物,就並非有一個實在的「我」存在。我們的身體隨著年歲不斷汰舊換新,十年前的我與今日的我細胞並不會是一樣的;那我還會是和十年前一樣的「我」嗎?還是我們所認為的「我」其實就只是一台會自動運轉、更新的機組?這樣對於自身之概念是否與佛教哲學有相關聯性?這可能會是我之後想認識的。

上述問題是我最近很感興趣之物,雖然因教育及家庭因素從小左聽佛法右聞聖經,但對兩者的哲學思想皆不甚熟悉(而且還長成不可知論者),稍感遺憾,等有什麼心得再來做筆記。

最後回到後人類理論書必定提及的大哉問:何謂「後人類」?「我們」是誰?「我們」有該往何處去?畢竟,後人類牽涉範圍之廣,並非只有人&機,而是包含了人與非人、自然與非自然(或者要扯到Gaia也行)這樣廣大的群體,探討的不僅是「科技日新月異進步」這種托福作文般的topic sentence,而是包含第四次工業革命、第六次大滅絕、與在步入人類世(anthropocene)之後,所有物種的未來。

但無庸置疑,後人類(人類增能、賽博格、虛擬等)會徹底影響傳統人文主義,促使人重新思考人文主義及萬物之相互關係。如同《槍砲、病菌、與鋼鐵》中,作者提出「人類是被農作物馴化」(類似這樣的話,來源待補)的觀點,這樣的想法若是用在現今,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改良科技,使其更加服貼於我們的生活,有無可能我們才是被科技、電腦所馴化的那一方呢?

或許資訊科技正在徹底改寫人類這物種,也或許自然/非自然的疆界正在逐漸模糊,但有一點是切勿遺忘的:人類所擁有的行為、風俗習慣等等,皆是由歷史、演化而慢慢沉積、變質而來,與我們將所有編碼輸入給機器大不相同。而上述之人類世等所探討的,待之後閱畢Rosi Braidotti的Posthuman Knowledge或許會有更多的思考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