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筆記:Posthuman Knowledge

王豫
Jul 12, 2021

--

書中宣稱「sci-fi偏離真正的科學、不過是後人類之metaphor且是一種folk psychology」(詳細心得可能之後再另行寫文章),讀完心中問題滿滿。某次亂入某校文學所線上課程,那時剛好在提後人理論,便在課後詢問老師相關意見與看法:該以何種角度檢視後人類文本?我們該怎麼面對後人類/人類世?老師推薦了這本書給我,於是乎⋯⋯

\買了啦哪次不買/

Braidotti的這本書和先前讀的幾本不太相同:她談論的不是古早神話的遠古賽伯格、非二十世紀的控制學流變、非人工智慧的日新月異,她談論的是未來——關於後人類世代與人類世的未來。就像先前筆記提到的,後人類模糊了人/非人、自然/非自然之疆界,逐漸從四散的族群漸漸形成一個整體(entity);「我們」眼下所面臨的,是所謂「人類世」與隨之而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第六次物種滅絕。本書的核心問題即是:何謂「我們」?「我們」又該往何處去?

這問題呼應了前一本的閱讀筆記,但本書除了討論上述議題,更深入探討當今之「後人類狀態」(Posthuman Condition):現在相當多的書籍、論述都在討論假新聞啊、分化、反智主義等等意識形態,加深了排外、反同、種族、性別歧視等諸多偏見,還有科技(社群軟體的沈迷、資安)等疑慮;在學院方面,人文學科式微(最近才看到不少關於英文系倒閉潮的新聞)、大學學費不斷上漲且逐漸走向「商品化」(招生、取悅董事會為主,傳遞知識為次要),種種社會現況漸漸令人產生倦怠感。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倦怠感?即本書的主題之一。

在這裡先說重點好了,後人類——如同作者在書中反覆(近似迴圈般)提及的——後人類的關鍵字即是多樣性(multiplicity)。

多樣性是作為一種集合體(convergence),如同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的,後人類是種集合體的概念(posthuman convergence),不再是傳統上的二分法:男/女、黑人/白人、人/非人⋯⋯這種自啟蒙時期沿襲下來的傳統(p.7),這樣破除羅格斯中心主義(logocentricism)與歐洲中心主義(Eurocentrism)從德希達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,便不再多說明。書中以將這種分類法以bio(自然生命)與zoe(政治生命)做為分類,主張後人類集合體應是以zoe的方式共存(作者除了zoe外,亦主張我們應是geo and techno- mediated being:跨越地區框架,也就是歐洲中心主義,與人機邊界的方式面對後人類時代)。

非分化、非分層的概念不只限定在人與非人上,在學科更是如此。回應上述所提及的人文學科式微,其實在人文學科中又有孰輕孰重之分(就是傳統歐洲中心、羅格斯中心主義啦),依照作者所說,即Major Science and Minor Science。一樣是德勒茲式的(能感受作者真的很愛她的愛師們,書中滿是對德勒茲與傅柯的愛),她主張學科是「遊牧式的」(nomadic),如同一望無際的高原,層層蔓延,相互照應(這我自己加的,單純想呼應《千高原》)。

最近也入手了《千高原》

這就是為何在這漫長的三級警戒中,我花了不少時間讀後人類的原因。後人類不只回首過去西方人文主義、省思此思潮,結合現今社會——無論是智慧科技之發展、環境變遷、還是資本主義之影響——帶著這些思考方式面向著未來,思考作為「地球一份子」(不再僅僅是人類,而是與所有有機無機物的整體)該何以邁出下一步;後人類不是面朝後方的,它給我是不斷向前的感覺。

(既然是寫給自己看的,多說一點想法好了)上述提及本書提及當今社會的反智、種族主義、經濟不平等與持續分化的社會,突然想到早上上課時的內容——食物供給市場為大公司所操控、農夫賺不到錢消費者花大錢等等,雖說現今社會愈來愈國際化但與此同時貧富差距拉大、中小企業生存日漸困難,我想或許除了歐洲中心、人類中心、甚至白人中心外,是不是還有些中心思考方式是以權力來衡量的呢?或許政治經濟學科的思維方式、理論能夠針對這些問題提供解答與解決方針,但人文學科、文學理論又何嘗不可?

後人類對於當今學科之分化、獨立化的深刻思考是我有所共鳴的。學科不應是獨立且相對,抑或有輕重之分,而是要相互映照、結合;理論的世界也不是只著重什麼學派、而輕另一學派。不能今天只重理工而輕人文;只學女性主義,而忽略其他像結構、生態批評等等(沒有針對別鞭我)。總之,跨學科是我一直感興趣的內容,我認為學科不應是被孤立、分家的,尤其是在當今社會,許多議題日漸複雜,不再是單一學科的理論模型便能給出答案,且若只以單一學科進行思考恐延伸諸多盲點且眼界過於狹隘。就像後人類聯繫著政經、文學、科學、資料科學、生物學甚至哲學,或許今後該是用更廣闊的眼界與求知心態面對各項學科,並跨域進行研究,或許可以得出不同的想法甚至結果也說不定。

本書讀到最後有種作者一直不斷重複核心概念的感覺,那最後再來檢視我之前問老師的問題好了:該以何種角度檢視後人類文本、我們該怎麼面對後人類/人類世?

這本書有回答到我嗎?

我想第一個問題在之前《後人類時代》已獲得解答,而第二個問題則是本書三令五申的概念。後人類的「我們」是脫離人類/歐洲/羅格斯中心主義的一種思考方式,它是種海納百川、跳脫「以自身角度」出發的思維,如同前幾篇心得文所說:消除個體與個體之邊界。

--

--